当前位置:首页 > 嘉善产业新闻 > 正文内容

江苏苏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见实效

admin2个月前 (12-18)嘉善产业新闻11

  初冬时节来到昆山张浦,宽阔的吴淞江绕过镇区流向上海,大块大块的稻田收割已近尾声。这里既是现代农业强镇,也是传统工业重镇,还是昆山传统村落数量蕞多的城镇,一度空间布局“大而散”的特征十分明显。作为早期村村冒烟的“苏南模式”代表地区,苏州这样的乡镇面貌并不少见。一个个零星散落的“孤岛”折射出乡镇空间布局零碎、公共设施不足等问题。改变正在发生,2021年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在黄桥街道、张浦镇、乐余镇、吴江区等多地实施,“良田丰美”“村庄和美”“产业兴美”“风光秀美”“文化隽美”的美好图景一步步照进现实。今年,“张浦经验”“黄桥经验”还同时入选全国首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典型案例。

  “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综合整治,并不仅是简单的缝合零散空间资源。”苏州市资源规划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负责人表示,传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一治理手段已很难系统性解决国土空间利用问题,统筹协调的综合治理观是国土空间治理的新要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把资金、项目、资源,包括政策进行有机整合,统筹谋划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公共空间治理、历史文化保护等各个项目的系统治理模式。

  在张家港乐余镇,登全村、闸西村、东兴村和齐心村等多个村庄都可以看到不少复垦的农田。秋收季节,100余位种田大户算算这里的种田收益一年好过一年。“这一片都是水稻田,一季水稻,一季小麦,中间轮种油菜。”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有不少混杂的厂房、居民区“退二还一”复垦做成了如今的高标准农田,工业厂房全部腾挪到产业集聚区。据介绍,乐余镇在综合整治试点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零散低效的园地复垦为耕地,优化试点区耕地布局,实现“小田变大田,大田变良田”,试点实施后,实际净增耕地面积18.6495公顷,新增耕地比例为5.51%;耕地斑块数为3544块,较整理前减少18块。

  相城区黄桥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是全国首个获自然资源部备案批复的国家试点。黄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黄桥街道早期乡镇工业发达,是闻名的“老板镇”,也较早遇到了耕地碎片化、生态格局不成体系等问题。通过试点,黄桥街道将碎片化的农业用地、工业用地等重新整合,其中农业用地逐步实现集中连片,新增耕地面积达到205亩;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综合效能凸显,绘就了一幅幅差异显著的今昔对比图;原本分布零散、不成体系的林地、草地、河流水系、湿地等逐步贯通,形成蓝绿交织的城乡生态网络格局。“把区域范围内土地等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考量,促进资源要素良性循环、精准高效配置、节约集约利用。”黄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一张老照片上,原黄桥电镀园周边杂乱分布着工厂、零碎农田、民房等,由此带来了企业配套不足、生态环境不佳等一系列难题。经过整治,这里的农田和民房全部退出,合并到了其他专属区域。原有的工厂也扩建成了现代化产业园,纳税额从改造前的不足千万增长到了一亿元。近两年,黄桥有许多这样的故事。据介绍,黄桥街道原本零散分布的6300亩工业用地整合成3600亩,集中分布在产业研发片区。在工业用地总面积下降的情况下,载体空间总面积由287万平方米逐步提升至640万平方米,容积率从原来的平均0.7提升到2.5,打造了黄桥总部经济科创园、苏州智能制造服务产业园、黄桥未来工场、黄桥数字经济产业园、长三角算力和安全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实现产业用地发展集约高效利用。

  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就是要激活土地利用新动能。“张浦经验”中,通过资源重组整合实现一、二产提档升级。据介绍,张浦通过低效建设用地的腾挪置换,将腾出的空间指标用于产业园区新载体建设,建立“强村公司+产业园+村集体”合作模式,拓宽富民增收渠道。2023年创造近百亿产值,成为昆山首个获得苏州市镇村工业集中区优化整治提升项目奖励资金的区镇;集聚200多家欧美企业的德园工业园,获评全国首个专精特新产业园(示范)。现在的张浦,不但有从“一根线束”到“一辆汽车”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还落地了像益海嘉里、优诺乳业等近30家国际著名食品头部企业,并形成了从“一颗小麦”到“一片面包”、“一个水果”到“一瓶果汁”的完整产业链。

  张浦镇低效建设用地拆旧区整治前后

  山水依旧,收纳的是碎片化的土地资源,腾挪的是产业的合理布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并非直接提供经济收益的金元宝,但它是在更大尺度里,用算大账的形式解决经济发展中空间问题的金钥匙。”市资源规划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负责人这样说。

  湖水清澈,湖面上有白鹭悠然盘旋,也有鱼虾不时跃出,周边曾经泛滥的“一枝黄花”也销声匿迹;抛荒地、自留地等土地资源被统一规划、集聚整合,打造成为蔬菜可食、景观可赏的“美丽菜园”。这一景象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张浦镇通过河道综合整治、池塘生态化改造项目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实施,增强了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空间连通性;通过“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农文旅融合产业,文创金华、科创尚明甸、水乡姜里等特色村庄竞相“出圈”;通过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保护、尚明甸传统村落活化利用等项目的实施,传承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了特色文化保护新模式。如今,村民们的收入高了、笑容多了,也留下了更多的美丽乡愁。

  “要以生态优先为基础,以国土空间规划为蓝图,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为平台,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这是今年自然资源部调研组在吴江调研指导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时的要求。今年3月,吴江全面启动全省首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县域试点,并发布《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一年不到,成效初见农田从“碎片化”向集聚农业休闲观光田园综合体华丽转身;农房管控与风貌提升了,民居与田野绘就秀美江南风光;精品村、示范片建成了,一批镇村正熠熠生辉,城乡从“一处美”向“处处美”,“一时美”向“时时美”转变。“生态绿色全域整治全国样板”的未来轮廓正越发清晰。

  随着时间流转,大地空间疏朗、功能越发清晰。这场事关长远和未来的空间生产力重塑,正在苏州陆续全面铺开。市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将在相城、昆山、吴中等多个板块相继展开,成为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在城乡实施的关键抓手。这一轮“空间革命”将助力苏州城乡破除发展瓶颈、续写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

  (苏报记者王安琪苏报通讯员马健德)

  版权所有(C)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2023002088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330073

  姑苏晚报爆料电线 订报热线 报纸广告转相关融媒中心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嘉善厂房土地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农发行嘉善县支行投放12亿元贷款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

农发行嘉善县支行投放12亿元贷款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

  近日,农发行嘉善县支行成功获批5.4亿元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贷款,用于支持嘉善县干窑镇全域秀美建设项目,并于2月1日完成首笔1.2亿元贷款投放。该项目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

嘉善丰富耕地保护新机制

嘉善丰富耕地保护新机制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会战激战正酣。记者昨天从县国土局获悉,今年以来嘉善扎实有序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截至目前,全县9个主体均已启动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其中56个村土地利用规划已完成论...

嘉善县扎实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嘉善县扎实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作为全省平原地区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划定试点单位,近年来,嘉善县按照“耕地质量等级从高到低,优质耕地农用为先”要求,扎实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通过公众参与、反向举证,把永久基本农田上...

嘉善县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绘就田间好“丰景”

嘉善县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绘就田间好“丰景”

  近年来,嘉善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聚焦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在原有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融入“稻渔种养”“农旅融合”模式,迭代升级打造“标准化、低碳景、共富味”为标志的高标...

嘉善干窑镇以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为抓手探索共富之路

嘉善干窑镇以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为抓手探索共富之路

  近年来,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日渐引起重视,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途径。嘉善干窑镇充分发挥嘉善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县域科学发展示...

大众馨苑丨嘉善(大众馨苑)欢迎您丨大众馨苑介绍图文解析价格

大众馨苑丨嘉善(大众馨苑)欢迎您丨大众馨苑介绍图文解析价格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建议升级浏览器,或者用以下浏览器浏览   您也可以直接使用焦点APP或微信小程序浏览   ➤售楼处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