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丰富耕地保护新机制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会战激战正酣。记者昨天从县国土局获悉,今年以来嘉善扎实有序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截至目前,全县9个主体均已启动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其中56个村土地利用规划已完成论证,47个已获县政府批准。大云镇缪家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惠民街道曙光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列入嘉兴市“四百工程”十大样板示范工程。
在大云镇缪家村土地综合整治样板示范区,通过开展垦造耕地、推进农房集聚、实施建设用地复垦等整治措施,该区域高标准农田净增6253亩,500亩以上连片农田达到14片,整理农村建设用地1116亩,城镇建设用地新增492亩,腾退“低小散”企业用地163亩、“低小散”农业用地780亩,探索形成了保耕地“红线”,通过结构优化、资源节化双轮驱动,实现产业美化、红利转化的“一保四化”整治模式。
通过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嘉善落实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蕞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近年来,嘉善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不断探索、丰富耕地保护新机制,开拓统筹城乡发展、践行绿色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嘉善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补充耕地均按“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执行,并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等多角度建设,开发利用荒芜废弃低效园地等宜耕农用地,复垦废弃宅基地、闲置建设用地和工矿用地等途径补充耕地,进一步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机制。据统计,嘉善自1996年以来累计完成土地开发面积16253亩,自2012年以来累计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23.86万亩。
在以多角度建设完善占补平衡机制的同时,嘉善还以激励机制的释放落实耕地的全方位管护。近年来,嘉善着力规范耕地保护补偿标准,2013年率先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2016年全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明确耕地保护补偿标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标准等一系列标准。2014至2018年,嘉善共筹集并下达基本农田保护补偿资金达1.24亿元,激励村级经济组织和农民保护耕地。
面对耕地“非农化”、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倾向,嘉善还对种粮和其他经济作物的耕地实行差异化补偿制度。《嘉善县耕地保护补偿办法(试行)》规定,种藕等水生作物、种植草皮的耕地不纳入补偿范围。2015至2017年度,全县共扣减耕地保护补偿资金87.2万元。此外,为严防耕地破坏行为,嘉善严格考查机制,将耕地保护补偿与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情况相挂钩、与秸秆焚烧情况相结合,根据在责任区内有没有发生破坏耕地行为及程度,采取全额、减半、取消发放当年度补偿资金等方式,倒逼耕地保护制度的责任落实。
蕞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版权声明:本文由嘉善厂房土地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