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立体精准拓宽节约集约用地之路
昨天上午,在中央公园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搬运施工材料,一条水泥通道已勾勒出公园的地面雏形。而此处的地下空间将开发为中央公园地下广场。据了解,该地下空间于去年4月1日进行招拍挂,在我县历史上尚属首次,成为节约集约用地进程中的又一“路标”。
面对地面空间越来越狭小的趋势,我县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光聚焦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早在2013年,我县就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调查研究,2014年正式出台《嘉善县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20132020)》,对地下空间利用进行总体布局。计划到2020年,全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面积将达210万平方米,相当于节约了3150亩土地。
向下看,向上看。在拓展用地“深”度的同时,我县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内涵挖潜,进行“空间换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仅2016年,我县就有7个加层改造项目,增加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
“一深一高,虽然方向不同,但是都指向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同一目标。”县国土资源局利用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落实工业项目提高容积率奖励政策,县政府下发了相关操作细则,明确了申报的范围、标准、验收程序和奖励政策,对通过验收的项目给予合法新增建筑面积每平方米50元的奖励。
作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近年来,我县坚持以集中推进集约用地,以集聚促进节约用地,立体精准地拓宽节约集约用地之路。
对“三高两低(高能耗高污染高耗地低产出低水平)”项目、淘汰落后产能项目、不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及规划布局的项目,以及位于开发区(工业园区)以外的工业项目,不得安排供地;对总投资5000万元以下、亩均税收18万元以下、用地面积10亩以下的项目原则上不再单独供地说“不”的背后是我县对用地“强”度的严要求。
通过实行联审制度,我县优化项目准入管理,在项目联审时,根据投资强度、建设强度、容积率、亩均产出、能耗、环境容量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排序,按得分高低提出项目准入意见。结合实际强化政策支撑,对实施“亩产倍增”计划、推进“空间换地”、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等工作提出相关实施意见,推动土地利用方式转变。
在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中,我县也探索实行建设用地差别化供地制度,提升用地“精”度。通过综合运用用地预申请、弹性年期、转让限制等调节工具,丰富供应方式,增强供给弹性,切实满足产业发展差异化、多样化的用地需求。2016年以来,我县差别化供地方式中已实施租赁面积67.6亩、分阶段管理出让面积2631.46亩;弹性出让面积8.4亩;差别化地价出让面积2090.84亩,用地管理日趋精细化。
“结合我县两退两进退散进集等工作,继续做好零增地招商、零增地技改、零增地投入等文章,持续推进五个一批加快退出落后低效产能行动,进一步加大批而未供、供而未用、闲置及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力度,不断提升用地精致度。”该负责人表示。
蕞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版权声明:本文由嘉善厂房土地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