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有效破解经济发展之土地“瓶颈”
我县有效破解经济发展之土地“瓶颈”
2011年05月11日 09:30:14嘉善新闻网
随着我县各主体产业定位的日渐明晰,如今让各镇(街道)头疼的不再是招商难,而是项目落地难。今年一季度,各镇(街道)掀起一场“头脑风暴”,共同思考如何突破土地“瓶颈”制约。
一季度,《姚庄镇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正式出炉,该镇10家层次低、能耗高被列入首批限制淘汰的“黑名单”;大云镇开始筹划重新盘活集镇康兴西路70.8亩土地;县开发区(惠民街道)忙着“腾笼换鸟”、退低进高、退二进三……
在这“十二五”开局之年,“淘汰”成为了主要字眼。各镇(街道)都对辖区内企业进行了一次排摸——不要亩均产出低的,舍弃单位能耗高的。在这场淘汰赛中,各镇(街道)掀起了一场土地资源优化再配置的热潮。
对现有企业开展淘汰赛是为了腾出土地,而对招商项目开展淘汰赛则是为了实现“择优录取”,用好“名额”。一季度,各主体侧重招商选资的“选”,对用地面积大的项目慎之又慎。陶庄镇专门成立招商选资联审组,对所有项目进行分析排队,以求达到资源供应的效益蕞大化。
为破解土地“瓶颈”制约,更多的镇(街道)开始考虑如何拓展有限的土地资源。罗星街道率先“吃螃蟹”,前往江西永新设立永新——罗星工业园,为本辖区产业转移创造机会。这招“借地发展”为罗星街道腾出了土地,街道将根据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指标建设高档写字楼,逐步形成土地集约节约程度更高、亩均产值更大的总部经济。如今,这种模式也为其他镇(街道)效仿,部分镇(街道)已开始着手寻找产业转移地。“借地”并非只有产业转移一条路,魏塘街道二手车交易市场则“向天借地”。二手车交易在一般人印象中就是一个占地面积庞大的停车场,但是魏塘街道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却纵向发展,将停车场向空中拓展。据介绍,该项目计划建设多层车库,以起到节约土地资源的效果。
对于如何进一步破解土地资源“瓶颈”,县外经贸局拟定了初步方案。该局今年上半年开展的“十个一”活动中,计划推出一批优势企业,在不新增土地基础上做好增效、扩股和外资兼并文章。对此,我县招商工作人员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好比通过农业技术手段,让原本的低产田提升为高产田。
:以上内容为本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进入论坛][好友分享][打印文章][我要纠错]
中国民族头部区:老旧城区换新颜
伊研发新软件监控民众上西方社交网
童画乐园学绘画 娃娃画啥自己挑
省农博会上,嘉善农产品战果几何?
******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版权声明:本文由嘉善厂房土地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