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打造“一保五化”模式书写全域土地整治“共富经”
原标题:创新打造“一保五化”模式 书写全域土地整治“共富经”
在嘉善县姚庄镇武长村新景港北片,一排排整齐的钢筋“龙骨”勾勒出一座现代化、高品质的农业小微产业园的轮廓。园区总面积900亩,总投资约5000万元,可吸纳武长、北鹤、展幸三个村近200户散户入园集中、规范种植,进一步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嘉善县在全面推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过程中,创新总结形成了“耕地得到保护、用地结构优化、资源利用节化、产业融合强化、整治红利转化、乡村环境美化”的“一保五化”嘉善模式,强化了城镇空间布局,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了农村居住条件,提升了农民收入,为完善城乡布局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了有效路径。
向存量要空间、向集约要效益。嘉善县坚持规划为先,运用“多规合一”国家级试点经验,整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科学编制县、镇、村三级全域土地整治规划及实施方案。目前已启动实施12个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涉及区域面积18.9万亩。
近年来,嘉善县纵深推进“三改一拆”,“腾笼换鸟”盘活土地,为乡村振兴拓展出更广阔的空间,实现资源由“分散”转向“集中”,针对规模小、能耗大、效益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的村级“低小散”企业,嘉善县将其列为重点拆旧对象,先后腾退村级“低小散”企业2580家,腾出土地10580亩。“以大云镇为例,通过规划整治,农村建设用地减少919.2亩、耕地面积和城镇用地面积分别增加309亩和357.6亩,预留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149亩。”嘉善县自然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沿着姚庄镇横港村的乡间小道前行,移步换景,美丽乡村尽收眼底;五彩稻田和油菜花轮番播种,四季皆景,为美丽横港增添了一抹亮色。该镇全力打造全长16.11公里的桃源渔歌”风景线,将沿途渔民村、丁栅村、沉香村、北鹤村、横港村、展幸村6个美丽乡村精品村串珠成链,进一步扮靓生态“底色”。
在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时,嘉善县不仅巧做“低散弱”腾退等“减法”,更注重做好“加法”,因地制宜做好“土地整治+农业”“土地整治+旅游”“土地整治+工业”等文章,算好环境、生态、保护、民生、经济“五本账”,全域优化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促进三产融合,实现空间重构。
如今,借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一保五化”模式,嘉善县进一步优化用地空间、产业布局,采用“飞地抱团”“多村联建”的模式,打造“两创”中心(小微企业园)4个、面积1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00家。同时,在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和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基础上,嘉善县整合国家级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姚庄经济开发区、归谷科技园等平台,打造“2+2+3”平台体系,重点发展数字经济、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一步,嘉善县将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基础上,深入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工作,加快中心集聚点建设及幼儿园、家宴中心、农贸市场、文化礼堂、社区医疗服务点等配套设施,依托“互联网+”手段,打造“绿色”“共享”未来社区,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增强百姓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实现共同富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嘉善厂房土地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