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人大助力工业“空间换地”“腾笼换鸟”破解用地难题
“整治低效工业用地18个区块4400亩,在浙江省名列前茅。”
“2021、2022年招引的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1个加快建设、40%以上建成投产。”
在11月中旬召开的浙江省永康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上,市政府报告了今年375件建议办理情况,其中深化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加快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建议办理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永康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响应省委大力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决策部署,制订《人大助推三个“一号工程”行动方案》,打好履职“组合拳”,增强人大履职系统性整体性实效性,努力为贡献智慧力量。
永康市五金工业发达,企业众多,工业用地相对紧缺一直是困扰产业迭代的难题。
如何破题?近年来,永康市人大常委会紧扣“亩产论英雄”这一关键,推动引进新项目、激发低效工业用地新活力。
2021年以来,永康市招引了一批主力赛道新、产值拉动快、后发优势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累计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1个,招引各类强链补链项目22个,弥补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的产业空白,确保低效工业用地改后有人用、用得好。
为了持续推进招大引强工作,筑牢工业发展根基,2023年初,永康市人大常委谋划开展招大引强专项监督。
2023年4至6月,组织7个调研组,分赴机关部门、企业走访调研,深入把脉招引企业落地建设各环节问题。8月2日,组织开展“招大引强”专题询问会,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就招大引强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加强产业规划的谋划实施、如何加强产业链招商等12个方面问题进行提问,市政府及相关11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不绕弯子、不回避问题,进行了应询。现场还开展了部门单位应询情况满意度测评。
“A区块自去年8月开工以来,今年10月底已完成主体工程,其他几个区块正按计划施工。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是一个集智能、高效、创新、生态于一体的工业社区。”近日,在现代五金科技产业园施工现场,人大代表听完市产投集团负责人介绍,看着眼前拔地而起的一幢幢崭新大楼,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据悉,现代五金科技产业园是由原陶瓷厂全面盘活改造而来,原区块涉及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村集体用地,主要为低矮破旧、布局松散不合理的老式工业厂房,存在违章建筑多、安全隐患大、基础配套设施缺乏等问题。永康市人大代表多次提交代表建议,呼吁加大该区块低效整治力度。该区块整治后,建筑面积将达到81.2万平方米,提升发展空间近20倍。
如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成为发展红利,是一道必答题。永康市人大代表俞晓燕是中月公司财务经理,也是中兴工业园低效工业用地整治的“助推者”。她作为运营管理方负责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优势,多次参与企业负责人研讨会,积极开展调研,整理了大量光伏用电和企业孵化帮扶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改造工作启动后,俞晓燕以身作则,着手拆除中月集团的老旧厂房,同时积极协调园内企业清退搬离工作,配合政府科学制定新园区规划,为日后企业转型升级打好基础。
“虽然集团一年要损失3000多万元租金,但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是拓展发展空间、推进共同富裕的需要。作为人大代表,我有责任和义务用实际行动作示范和表率。”俞晓燕表示。
永康市人大经济开发区工委主任应明一直把助力工业“上楼”作为“分内事”。他多次组织代表深入调研,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推动119公顷的老工业区块进行低效用地连片改造,助力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制订科学合理的整治方案,为经济开发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用地保障。
版权声明:本文由嘉善厂房土地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