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嘉善产业新闻 > 正文内容

在浙江嘉善解锁县域高质量发展“密码”

admin7个月前 (09-26)嘉善产业新闻21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在浙江嘉善解锁县域高质量发展“密码”

  中新网嘉兴3月28日电 (曹丹)“自2013年起,嘉善县实行了三轮示范点建设,全县GDP从345.7亿元增长至908.1亿元,年均增速8%。”浙江省嘉兴市委常委、嘉善县委书记江海洋28日在嘉善举行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工作现场会上如是说。

  浙江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工作现场会现场。曹丹摄

  当日,来自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50多个县(市)代表,以及相关专家齐聚一堂,实地走访嘉善县域治理示范点,交流各地县域治理实践经验,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推动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郡县治,天下安。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近年来,嘉善县围绕科创产业联动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生态优势转化、高水平开放合作、社会共治共享等5个方面,形成了一批经验做法。

  以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工业“低产田”改造机制为例:2016年以来,嘉善县为提升工业土地利用率,一方面确立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对不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进行改造或腾退。另一方面,优化管理机制,出台工业投资项目准入评价、工业厂房租赁等管理细则,逐步提高产业发展层次。

  截至目前,嘉善县共整治低效企业6000多家,腾退盘活“低产田”3万多亩,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从9万元提高到39万元,产业层次实现了大幅跃升。

  “嘉善和兰考有很多相似处,我们都被赋予探索县域新治的使命。”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委副书记、县长丁向东说,“嘉善城乡居民收入倍差已经缩小至1.54,其背后开展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飞地抱团’发展模式等值得我们学习。”

  现场,北交所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服务基地成功揭牌。同时,一批涵盖数字经济、校地合作、高端医疗等领域的项目举行现场签约。重大项目的落地将为嘉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

  “嘉善将积极发挥‘双示范’优势,在县域治理方面的共性难题上先行先试,推动形成一批可看、可学、可示范的经验做法,为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江海洋说。(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嘉善厂房土地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如何保障民营企业用地?分级分类保障要素跟着好项目走

如何保障民营企业用地?分级分类保障要素跟着好项目走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是资源小省,又是经济大省,面对山多地少、人多田少的省情,如何保障民营企业用地?   近日,记者从“政务公开在浙里‘32条’进民企”政策宣传解读...

我市大力推进500亩以上集中连片工业用地储备工作

我市大力推进500亩以上集中连片工业用地储备工作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在全市范围深入开展低效闲置用地盘活利用工作,大力推进省级以上产业园区空间要素治理提升和集中连片工业用地储备工作,印发实...

我想投资浙江嘉善工业园区请问有那些优惠政策?

我想投资浙江嘉善工业园区请问有那些优惠政策?

  我想投资浙江嘉善工业园区,请问有那些优惠政策?   我想投资浙江嘉善工业园区,请问有那些优惠政策?   您好!首先感谢选择浙江嘉善工业园区进行投资。...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摘要)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摘要)

  1. 加快国土空间规划报审。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准后,力争两个月内完成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审,接续推进乡镇总体规划编审工作。按照“按需编制、应编尽编”的要求有序推进详细规划编制工...

绍兴将全域“升级”工业空间

绍兴将全域“升级”工业空间

  近日,《绍兴市实施工业空间全域升级“1123”行动方案(2024—2026年)》正式发布。绍兴将以“边治理、边开发、边集聚”的模式,通过3年时间努力,使得产业发展空间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耕地保护知识100问第二期

耕地保护知识100问第二期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也是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严格保护耕地、依法依规用地至关重要。为加强农村土地管理方面政策、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增加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土地知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