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垦土地上“招商引智”
田里黄秋葵绿油油,大棚里番茄红艳艳,沟渠里水芹菜水嫩嫩在西塘镇茜墩村56亩农田里,各种特色蔬菜长势喜人,引得过往村民驻足参观。而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成片的鸭棚,面临着转业转产的挑战。
今年2月,安徽籍的“80后兄弟”徐义锋、徐义文来到茜墩村,看上了这56亩复垦后的土地。徐义锋年仅27岁,但园艺学毕业的他已经在温州、嘉兴等地从事过特色蔬菜培育工作,也曾在我县一家农业龙头企业从事过技术指导工作。徐义锋说:“自己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特别想承包土地种植特色蔬菜,自主创业。恰好碰上茜墩村要流转这复垦后的56亩土地,村里又非常支持我们,就选择在这创业了。”
对这项特殊的“招商引智”工作,茜墩村党总支书记王建强坦言自己有“私心”。他对两兄弟说:“养殖业转型升级后,茜墩村养殖户尤其是50岁以上那一批老农民需要寻找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你们有技术,有经验,也有市场销售渠道,我希望你们能带动一批养殖户转业转产。”
徐义锋兄弟俩没让王建强失望。蕞近,他们种植的黄秋葵已经得到上海市采购商的认可,虽然首批黄秋葵果实还没到上市期,但采购商已经和他们签下了采购协议。徐义锋告诉记者:“只要市场认可、周边村民有需要,我十分愿意指导大家一起种植特色蔬菜。”
类似的土地流转也出现在了西塘镇翠南村。在该村梅家浜一块近25亩的农田里,葡萄藤正顺着支架往上爬,不日就将结果上市。虽然自己并非葡萄的主人,但梅家浜村民杭锦荣时不时会来瞅瞅葡萄长势,他说:“这25亩土地原先大部分是我们的鸭棚。我原来拆了鸭棚也想搞种植,但没啥技术,还是把土地流转了合算。”
据杭锦荣介绍,他家的鸭棚主要是出租给外来养殖户的,自己并不养鸭,每年租金为每亩850元。去年,老杭带头拆除了自家鸭棚,对土地进行复垦并进行流转,目前每亩租金达1000元。老杭说:“这笔经济账都会算,肯定是赚的。但我更高兴的是,我租出去的土地不会再造成污染。”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此次“三改一拆”后的土地流转,梅家浜葡萄种植形成了一定规模,既有大棚种植模式,也有露天栽培模式。而翠南村靠近西塘古镇景区,这里的葡萄整体销售并不难,去年就曾接待过采摘游游客。身为梅家浜村民小组长的杭锦荣对此也感到十分高兴,他说:“不光是出租土地的有了收益,村民也可以跟葡萄种植户学技术,相信今后他们能带动一批人转业转产。”
考虑茜墩、翠南等村原来的猪舍、禽棚多为出租形式,农民本身不从事养殖工作,在今后的“三改一拆”工作中,西塘镇将继续加大土地流转服务力度,认真遴选农业主体类型,仔细分析土地流转需求,按照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方向引导各村土地流转,既要保证复垦后土地利用效率,又要为周边和本地养殖户转业转产提供样板。
蕞嘉善微信、in嘉善APP,扫一扫!期待您的关注!
******嘉善县委宣传部主管 嘉善县广播电视台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联办
版权声明:本文由嘉善厂房土地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