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梅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的公告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关于梅州市 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 《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推动梅州城区扩容提质的战略部署,确保重要项目落地,通盘考虑与统筹整体城市土地价值,实现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城市规划管理,梅州市开展了《广东梅州嘉应新区及梅州 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下简称梅州控规全覆盖)工作。梅州控规全覆盖包括14个 , 是其中1片。根据市委、 的工作部署,为进一步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公众参与性,现将《梅州市 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网站、现场展板等形式进行批前公示,进一步广泛征集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集思广益形成科学规划。公示期为2015年6月8日至2015年7月7日,公众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15年7月7日。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在公示期内通过登录指定公示网站查询、公示现场观看等方式来了解相关规划内容,请您以信函、电子邮件等形式对该规划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便于更好地沟通和完善规划,请您在提出意见或建议时,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请加盖单位公章)。公示期间,广大市民可通过以下方式参与并反馈意见:公示受理部门:梅州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 。电子邮箱:。联系电话/传线)。通信地址:梅州市嘉应路33号梅州市城乡规划局大楼二楼207室(来信请在信封注明: 控规公示反馈意见)。邮政编码:514021。现场公示地址及时间:梅州城区院士广场入口处四角亭(2015年6月8日2015年7月7日)。公示链接网址:(梅州市城乡规划局门户网站)。梅州市城乡规划局2015年6月8日梅州市 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一、规划范围规划区位于梅州 城区东北部,东临百岁山,西邻梅江。范围东至规划外环路,西至学海路、月梅路、梅松路,南至S223省道,北至石子岭北侧,面积约5.8平方公里。
(一)生态性原则充分尊重现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梅江、周溪河和百岁山等丰富的山水资源,注重滨水岸线设计及其景观与周边地块的衔接,减少发展可能导致的生态破坏,营造绿色生态、环境优美的滨水空间。(二)特色性原则依托千佛塔、东山书院等历史人文资源,发展以客家文化为主的特色项目,创建具有丰富文化魅力和运营活力的城市空间。(三)科学性原则采用高效、集约、开放的空间布局与交通组织方式,科学构建公共设施配套体系、市政公用设施体系,打造高起点、高标准、资源节约的 文化区。(四)可操作性原则根据梅州发展需求,通过用地兼容性、地块和路网弹性控制等手段,为未来发展预留弹性空间,制定合理分期实施方案,使规划更具可操作性。
三、功能定位落实上层次规划对 的发展要求,将规划区建设为梅州市市级文化艺术 、区域 示范高地、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四、空间结构规划构筑“一带两轴、三心三区”的整体空间结构(图2)。
“一带”为周溪河滨水景观带;“两轴”为学子大道学院路公共活动轴、攀桂坊百岁山文化休闲发展轴;“三心”为市级文化艺术 、 活力 、 培训区 ;“三区”为文化艺术旅游产业区、客家风情乐活区、 培训区。
五、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1、人口规模:规划区可容纳居住总人口约3.5万人。2、建设用地规模:规划区总用地580.78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541.76公顷(含城市建设用地518.07公顷、村庄建设用地8.51公顷、特殊用地11.52公顷)。六、土地利用规划规划以《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为基本分类依据,按照总体功能布局安排土地用途,将规划用地分成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等,以中类为主、小类为辅。规划总面积580.18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541.76公顷,占总用地的93.28%;非建设用地面积39.01公顷,占总用地的6.72%。文化设施用地、娱乐康体设施用地主要沿梅江布局在规划区南部,商业设施、商务设施用地主要布局在规划区中部, 科研用地主要布局在规划区北部,绿地和广场用地主要结合梅江及周溪河生态廊道布局。规划采用三级图则控制体系,分别为 总图则、管理单元图则、地块图则。控制内容主要包括:(1)强制性控制内容:土地使用性质、建筑密度、建筑限高、容积率、绿地率、配套设施(包括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三类)。
(2)除以上内容外,其余为指导性内容,是参照执行的指标。主要包括:地块面积、建筑面积、人口数、停车位、土地使用兼容性等。
七、道路交通规划1、对外交通衔接规划区通过外环路、环市北路增加出口,有效联系周边城北城西 、芹洋 、江南新城,实现与梅县机场、梅州火车站、城北天汕高速的高效联系。向西延伸规划路(现状X963县道)接攀桂坊 主干路;向东延伸环市北路、学子大道、碧桂路和梅香路接外环路;在石子岭北侧增加一条东西向主干路连接外环路与城北城西 。2、道路系统规划规划形成“四横四纵”骨架路网结构(图5)。“四横”指规划路(月梅路-外环路)、环市北路、规划路(东山大道-外环路)、S223省道。“四纵”指月梅路梅松路、学院路东山大道、学子大道规划路(环市北路-学子大道)、外环路。规划区道路分为三级: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1)主干路:道路红线车道为主,主要包括环市北路、月梅路、外环路、学院路、梅松路、东山大道、S223省道等。2)次干路:道路红线)支路:道路红线车道。
依据《梅州市城乡规划局业务管理制度汇编》的配置要求,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采用分级与分类相结合的方法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按市级、区级、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四级配置,包括 、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商业服务等六类设施。1个市级文化艺术 :依托规划区内梅州市剑英图书馆、亮胜客家艺术 、嘉应歌剧院等有影响力的市级项目,打造以文化旅游服务设施为主导的市级文化艺术 。2个区级公共服务 :依托嘉应学院、梅州农业(理工) 等高校,设置 培训区生活服务 ;依托客家公园、千佛塔等旅游景点打造旅游服务 。市级和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梅州市剑英图书馆、亮胜客家艺术 、嘉应歌剧院、高等院校(中专)、规划宗教文化创意基地、综合管理服务 等。1个居住区级服务 :按照每个居住区服务3.0-4.0万人的人口规模,服务半径1000m,区域统筹布局1个居住区级服务 ,为规划区居住人群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提供服务。2个居住小区级服务 :按照每个居住小区服务1.5-2.0万人的人口规模,服务半径500m,结合 绿地布局2个居住小区服务 ,满足居住小区所需各类日常生活服务。居住区级及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中 、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 、文化活动 、综合体育活动 、社区服务 、老年人服务 、派出所、肉菜市场等。src=
以“显山、露水、织绿”的设计手法构建“四脉、七心、多廊道”的绿地系统结构。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为94.51hm,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8.24%,规划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27平方米,包括:公园绿地:面积83.37hm,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6.0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23.8m。主要沿周溪河两侧及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面积6.32hm,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22%。主要分布在外环路两侧及110kV高压廊道,起绿化和安全隔离作用。广场用地:面积4.82hm,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93%。主要是梅江东侧院士广场用地。
规划形成“四轴多廊、四地标、四节点”的总体城市设计结构。(图9)“四轴”为学子路-学子大道公共活动轴、百岁山-攀桂坊文化休闲发展轴、学院路-东山大道公共活动轴、环市北路景观轴。“多廊”为周溪河梅江生活体验绿廊;沿碧桂路、月梅路、现状道路(X963县道)、东风路、梅香路、S223省道等空间通廊。“四地标”为千佛塔,市级文化艺术 (剑英图书馆、亮胜客家艺术 、院士广场),嘉应歌剧院、SHOPPING MALL等。“四节点”为市级艺术文化 、千佛塔宗教文化产业园、客家风情街、综合管理服务 等。
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2月第3周梅县人气楼盘榜单出炉:这些小区为何备受瞩目?
版权声明:本文由嘉善厂房土地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