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层大调研推动年轻干部能力提升“和合调查”时隔60年发挥新作用
房子买卖,对于普通市民来讲,是一件大事。如今,假如需要交易的房子在本地,到了转移登记环节,即便卖方人在外地、房贷没有还清,也可通过手机端完成“带押过户”全流程全数字化线上办理。不仅帮大家省去筹钱还款压力,还能省下往返两地的交通费用和时间等。
当前这项便民业务已在嘉兴市全面铺开,当地首笔“带押过户”业务是在嘉善县试点并成功办结的。这不仅是嘉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年轻干部下沉到一线调研后,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思路和举措,也是近年来该局系统谋划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实施“善青自然”年轻干部素质大提升行动的成果之一。
如何打造出一支能够扛起“展示窗、试验田、桥头堡”新使命、承担深化新发展阶段“双示范”建设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嘉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做法是充分发挥田家英“和合调查”所在地资源优势,让年轻干部们通过调查研究,从基层和一线发现问题,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
比如在实现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线上线下“一件事一次办”的过程中,参与其中的年轻干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全面提升了“思写说干”四种能力。
李敏慧是嘉善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综合管理科科长,作为一名90后干部,她去年参加了“善青自然”年轻干部素质大提升行动。
“在过去的二手房交易中,需要先把贷款还清才可以进行不动产转移登记。”李敏慧所在的小组,在调研的时候发现二手房交易周期长,如果卖方有按揭贷款,往往要卖方先自行筹集资金、结清贷款,将原有的抵押注销掉才能办理过户。在这一过程中,就会产生办理时间长、交易风险高、资金负担重等问题。
怎么样能够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又能保障交易安全?通过多次走访银行,与涉及到的单位前前后后研究商讨之后,存量房转移、抵押权变更登记及新设立抵押权首次登记三合一业务方案出炉并率先在嘉善完成试点。
不用先归还原来的房贷就可以完成交易、发放新的贷款,在银行完成新贷款发放的同时也完成了原贷款的结清和房产的交易过户。
李敏慧小组成员的真抓实干,起到了成效,二手房“带押过户”确确实实方便了市民。
此外,登记资料如何用电子档案代替纸质档案实现归档,也是李敏慧以及团队在实际调研中积极探索的方向,为的是让市民们办理业务更加便捷。
这也是对“和合调查”提到的“调查研究如果不能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推动工作促进发展,就没有开展的价值”的蕞好写照。
调查研究成了素质跃升的“练兵场”
“善青自然”年轻干部素质大提升行动是嘉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照省自然资源厅、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关要求,立足本局“8590”后干部占比达到57.2%的队伍结构特点,围绕不动产登记、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等核心业务开展的一项活动。年轻的业务骨干们跨科室组成10个小组,各组在一名局领导指导下开展调研。
对参与调研的年轻干部们来说,比如林业管理科的张雯婷、执法局的蒋一都,都感到收获匪浅。
张雯婷和同事们负责指导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深挖造林潜力,在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完成造林任务、开展全县森林资源年度监测等。哪些地方可以造林,怎么造林才能符合林业技术规程计入森林面积,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拓展森林面积?带着这些问题,张雯婷与小组成员们通过实地走访,考察、丈量、挖潜可造林地块,同时深入基层宣讲相关造林政策、科普土地性质等。
蒋一都和同事们关注更多的则是日常市民们经常咨询的问题,归纳总结后再和相关部门商讨化解方案,对群众关心的不动产登记、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等相关政策,提前提供更详细的解释,避免大家多花时间前来窗口咨询。
在整个调研期间,10个小组分别围绕成片开发方案编制、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初信初访办理等多个选题,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走访群众等方式,先后共走访企业53家、群众362人次,收集问题及意见建议78条。蕞终汇集的调研成果,通过“薪火相传”教学课堂、“自然青问答”知识竞赛、“自然青年说”理论宣讲、“自然圆桌派”进行了交流分享,完成策论文撰写12篇。
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年轻干部对业务更熟悉,而且大大增加了调研小组内部、部门之间的合作机会,为年轻干部成长按下了“加速键”。
对于嘉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来说,组织开展类似行动,也是实施优苗选拔,扩充年轻干部“蓄水池”的契机,可以按照高素质专业化要求,分类别、分专业、分年龄段储备优秀年轻干部,不断优化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去年以来,共提拔“8590”后中层正职3人、中层副职8人,县域内交流任职4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嘉善厂房土地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