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西塘创新“持股飞田”模式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在春意盎然的清晨,69岁的高珍明迎着阳光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在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鸦鹊村的温室大棚内,她和几位同事们正在忙着将一批生机勃勃的盆栽向日葵苗小心翼翼地定植到花盆中。
这一片大棚是当地“持股飞田”未来农业共富体项目的一部分,展现了嘉善在探索助农增收新模式方面的努力和创新。如今,该项目已覆盖240亩温室大棚,种植着迷迭香、绣球花、鲜艳的向日葵以及多种蔬菜,初夏时节,这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追溯到2022年,嘉善县获得了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的资格,西塘镇被选中作为实施区域,成为了改革的先锋。在这次改革中,共有11个类别、24个子项目,总投资达到6.25亿元。而“持股飞田”未来农业共富体项目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邵先强是嘉善县西塘镇农业农村办公室的主任,他提到:“我们首创了‘四持四入、跨域飞田’的共富联结模式。”这一模式不同于传统农业发展逻辑,强调将工业领域的理念运用于农业,真正实现了“民为主体、多元投入、专业运营、精准服务和创业创新”的深度融合。通过村级的联合持股、运营公司持股、服务实体合作持股,以及经营主体注资,农民们不仅能够流转土地,还能通过入股的方式,将资金转化为实在的收益。
走进西塘镇的现代渔业种苗基地,心生震撼。这里整齐排列着12个圆形养殖池,鲈鱼、鳜鱼、鳗鱼在水中自由畅游。这座养殖基地总投资3700万元,采用先进的5S供应链标准,利用数据平台实时监控水质、投喂量和生长周期,成功实现了“经验养殖”向“数字决策”的华丽转身。更为关键的是,95%的养殖尾水经过多道工艺处理后实现循环利用,仅有5%用于灌溉鱼稻共生的水田,标志着绿色生态的闭环养殖模式。
目前,西塘镇已经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级农村综合改革,以五大核心功能板块为基础,逐步形成“一核多元”的“持股飞田”现代农业矩阵。这其中包括现代渔业种苗基地、特色紫米生产基地、稻渔菜苗立体种养示范基地和农业共富体温室等,一系列示范项目已逐渐显现出良好的成果。许多当地农民积极流转自家的土地,纷纷成为了“职业农民”。
朱阿姨,今年已经六十多岁,前不久在“持股飞田”未来农业共富体项目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她说:“现在家门口的工作越来越多了,以前做到的农活,现在通过现代农业技术做起来更轻松。”这一变化显然让她倍感欣慰。
“持股飞田”项目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通过引入浙江农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了“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农户”的联动机制,该项目至今已为当地创造了160个就业岗位,其中本地农民占比达到50%。务工人员的月均收入更是达到了8000元以上,接近本地制造业的收入水平,极大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经济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西塘镇与浙农集团达成了“1+1+N”项目合作模式,即由龙头企业牵头运营,强村公司投资入股,多个经营主体参与开发,预计在当地将聚集超过50名农业人才,并直接惠及3000名农民,助力他们的增收目标超过20%。邵先强告诉我们:“去年,仅土地流转收益就超过110万元。”随着未来的全产业链运营的逐步成熟,预计年产值将突破3500万元,且按照不低于6%的比例进行分红,极大惠及更多农民。
“持股飞田”项目无疑为西塘镇的农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增收之门,以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措施,凝聚了更多的农村力量。未来,嘉善县将继续推动农村综合改革,提升农业现代化程度,真正实现农民的富足与幸福,让这片热土焕发出更大的生机。通过这样一条与时俱进的科技之路,嘉善西塘的乡村振兴之路将走得更加稳健,农民将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嘉善厂房土地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