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成果竞相涌现浙江嘉善召开首届科产联动大会
中新网浙江新闻11月27日电(胡丰盛 周契 胡凌翔)佩戴上VR“眼镜”,注意力、放松度、压力水平和愉悦度被“一览无余”。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研发的多模态生物反馈VR一体化设备,可实时分析佩戴者心理状态,有效辅助抑郁症治疗。
戴上“魔法”手套,抬抬手指,便可远程控制机械手运转。嘉善复旦研究院开发的智能可穿戴手袋可捕捉人手五个关节弯曲角度,实现更深层次的人机交互。
照一照“镜子”,30秒面部扫描即可分析30余项身体指标。祥符实验室带来的申花AI魔镜,让体检排队无忧。
11月26日,浙江省嘉善县举行的首届科技与产业创新联动发展推进大会(简称“科产联动大会”)上,一系列科产联动发展成果集中涌现,2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10个院企联合实验室成立、6个重大科创平台揭牌。
重大科创平台揭牌仪式。嘉善县委宣传部供图
成果转化项目签约仪式。嘉善县委宣传部供图
智能管道清洁机器人。嘉善县委宣传部供图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成为引领发展头部动力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嘉善聚力提升科研平台能级,浇灌“科研之花”,结出“产业之果”。目前,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四大科创载体已实现孵化转化项目42个,其中孵化项目12个,转化项目30个。
轻轻触碰屏幕,启动面部扫描功能,几秒钟后,屏幕显示出镜中人的血压、血糖、心率等健康数据。这不是什么童话场景,而是由祥符实验室开发的申花AI魔镜使用景象。该成果利用“血谱光学成像技术TOI”和人工智能算法,通过30秒的面部扫描,能够分析出30余项身体指标,帮助用户及时了解并掌握健康状况。
“我们将积极与企业合作,推动科技创新载体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祥符实验室执行主任刘燕京表示,实验室将聚焦前沿科技,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和市场拓展。
作为嘉善县内四大科创载体,浙大智慧绿洲、嘉善复旦研究院、上善院、祥符实验室已累计集聚研发人员超1000人、硕博比超90%,并在新材料、集成电路等领域共研发标志性成果40项,其中16项国际国内领先,2项国产替代。同时,科产联动渐入佳境,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35家,开展技术合作119项,市场化合作金额超3亿元,实现孵化转化项目42个。
“在蕞近发布的浙江创新指数排名上,嘉善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列全省第5。”嘉兴市委常委、嘉善县委书记江海洋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嘉善四度问鼎浙江“科技创新鼎”的好消息。他说,近年来,嘉善科技和产业创新迈上新台阶,平台能级实现新提升,产学研合作迎来新进展,标志性成果取得新突破,科技成果产业化迈出新步伐,交出了一张从“拼资源”向“拼科创”转变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江海洋指出,当前,嘉善正处在冲刺千亿GDP的关键期,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通讯电子、新能源两大千亿产业集群和集成电路百亿产业集群,是嘉善的机遇,也是高校、科创载体和企业的机遇。
科创载体是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目前,祥符荡创新中心四大科创载体在新材料、集成电路等领域共研发标志性成果40项,其中16项国际领先,吸引了业界的目光。
今年5月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华润三九创新递送技术联合研究院揭牌,目前4个科研项目已启动研究,位于祥符荡创新中心的实验室实体空间即将投入建设。
“要合作就找顶尖研发机构。”华润三九创新递送技术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张勇在会上作交流时,用“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两个词语形容与浙大智慧绿洲的“牵手”。他说,嘉善的地理环境、产业生态、基础平台、政策扶持、人才吸纳均满足了企业建立联合研究院的考量。
“我们在基础研究上算不上顶尖,但在成果转化应用上经验丰富。”张勇表示,未来,联合研究院依托浙大陆续引进全球化人才,建立一支80人左右的应用型高端创新人才团队。(完)
版权声明:本文由嘉善厂房土地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