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一块地”的增值之路
土地综合整治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平湖积极响应嘉兴市土地综合整治“一块地”集成改革号召通过统筹规划、项目集成、要素集聚和成效集成,推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农村全面发展。
一块地能发挥出怎样的效能?走进独山港镇万亩方现场,连片的稻田风景如画,自动化灌溉设施正在精准灌溉。而在此前,这里曾是一片农房散乱、企业零星分布的低效用地。连片整治、化零为整,让“小田”变“大田”。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独山港镇)以秀平桥为核心区域,通过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如高标准农田建设、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建设用地复垦等,实现了项目的集成推进,打造平湖首个集中连片的跨镇域万亩良田。经过改造,打造完成的万亩方实现高标准农田100%全覆盖,农业机械化率从80%提高到92%,粮食产能从每亩1100斤提高到1300斤,耕地连片度、耕作机械化率、粮食产能“三提升”,从“大田”变身“良田”。
为打造更多“良田”,独山港镇通过认定一批、提升一批、调优一批,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新型盐碱地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提升耕地质量,逐步实现项目区“多田套合”提升。自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实施以来,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提标改造6400余亩,有效提升了全镇“多田套合”率。
在土地的连片整治下,独山港镇万亩土地拥有了良好的基础,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先进农业科技企业先正达集团中国MAP落户,打造先正达农业示范园区和MAP智农中心,让良田变身“慧田”。项目以“数智农业”为重点,在万亩方区域打造了5000亩可复制推广的数字化智慧农场和约200亩未来农场,提升小麦、水稻全产业链产值。
土地综合整治“一块地”集成改革是土地整治领域的一次创新尝试,旨在通过集成改革推动土地整治向更高水平发展。
今年,平湖市以独山港镇等两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试点,探索土地综合整治“一块地”集成改革,聚焦农、地、人核心要素,做好“惠田”“乐居”“兴业”三篇文章,全力打造国土空间规划集成、生产力布局优化的共同富裕基本单元,探索出了具有平湖辨识度的土地综合整治新路径。
围绕规划引领、产业谋划、文脉传承三条主线,一张蓝图绘到底。规划引领上,落实“1+1+N”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以及控规、实用性村庄规划等详细规划,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提供指引。产业谋划上,探索“运营前置+需求定制”的整治模式,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序推进片区项目实施。文脉传承上,结合海洋生态、古镇遗址、红色文脉、航天历史等主题文化,以点串线、以线串环,系统谋划推进项目实施。
在具体落实上,平湖市结合“三整治一修复”实施内容,从基础整治、要素配置、风貌提升、产业导入等方面,细化深化了农用地整治提升、村庄整治提升、城镇与工业整治提升、生态环境优化提升、特色项目共5大类14小类80个项目。
版权声明:本文由嘉善厂房土地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