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发展跃迁新空间
在“拼经济”的春潮里,拼空间要素保障就是在拼发展“粮草”。
开年以来,嘉兴各县(市、区)、省级以上开发平台纷纷抛出年度发展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强化国土空间编制、提升空间要素保障能力。
在新增建设用地寸土寸金的浙江,经济开发区进行土地挖潜已经避无可避。这既需要地方政府的一力推进,同样离不开其“发展合伙人”——落户企业的配合,一同来完成一场发展跃迁。
但“腾笼”需统筹多方利益,“换鸟”亦非易事。近期记者蹲点国家级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嘉善国开区”)了解到,对于如何“挤”出发展空间,地方与企业积极互动进行了有益探索,值得借鉴。
“搭子”文化不仅是时下年轻人的生活文化,也可以成为开发区(园区)的建设运营思路。
在蹲点采访中,记者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在专业园区开发建设中,充分考虑同一产业链落户项目的共同需求,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建设公共配套的做法已经成为共识。这体现了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要求,帮助开发区走出“摊大饼”式的发展老路。
2023年,嘉善国开区完成对原巴士在线地块整体腾退,回收土地约212亩。此后其中约28亩用于长盛轴承扩建项目,余下约184亩用于建设嘉善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
2023年11月,嘉善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开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主要围绕半导体产业,建成节能环保、生产、办公、配套一体化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今年3月,产业园建设如期完成打桩施工,意向落户项目的定制厂房建设启动。
这个产业园的蕞大特点就是集约式开发,园区的整体公共配套能力将得到提升优化。据嘉善国开区招商招才科工作人员卜亚青介绍,配套建设的商务楼宇除办公之外,还将建设食堂、健身房、咖啡吧等公共空间,为园区企业服务。
在生产性服务方面,园区产业定位主要是半导体产业,未来落户企业如果有环保处理等方面的共同需求,可以成为“搭子”开展协作,一起“拼配套”降成本。这一开发模式补足了传统模式下的公共配套能力短板,也为落户企业及员工提供了现代化的工作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园区建成后还可以以“分层分栋出售”的方式,满足落户项目对空间要素的需求。
2023年11月,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意见》,明确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深化“空间换地”新模式,支持工业用地“上楼下地”,实施“存量换增量”“地下换地上”。
在嘉善国开区的蹲点采访中记者看到,在推动“工业上楼”的趋势中,地块集约式开发的新实践正在基层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较于新建园区从蓝图开始、从零起步、从头谋划,对已建成的大型地块、大片厂房的更新利用,也并非只有腾退后拆除重建这“华山一条路”。
嘉善国开区在对台升实业地块进行有机更新时,就成功探索了“留商式”综合二次开发的新路子。一方面,地方政府回收企业闲置地块近300亩,成功嫁接新项目,同时租用部分建成厂房,改造后导入新产业项目;另一方面,客商也变身园区运营合作方之一,在地方政府指导下,协助新项目导入,参与园区运营。
提到台升实业地块,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长情的故事。20世纪90年代,嘉善国开区作为浙江省首个台商集聚区,短期内集聚了一批体量大、质效好的台资项目,其中就包括台升实业等龙头企业。
也正因为早期有了这些头部企业落户带动,嘉善国开区的木业加工业得以发展壮大、红极一时,一度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零资源经济”发展典型。
2010年前后,数轮外贸“双反”调查对传统木业加工业带来一定冲击,部分企业向智能家居产业成功转型。这个阶段,嘉善国开区加快新兴支柱产业迭代,占地1000余亩的台升实业地块有机更新箭在弦上。
在与客商协商中,嘉善国开区充分肯定台升实业对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对于如何盘活存量厂房,经多轮协商,双方逐步达成共识,那就是再次联手二次开发。
“‘以商引商’是嘉善国开区30年来的成功经验之一。再度联手进行二次开发,能够缓解新产业导入的空间要素供给压力,也体现了我们稳商留商的诚意,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缓解了财政压力。”嘉善国开区相关负责人坦言。
目前,台升实业地块有机更新选定在5号、6号厂房进行试点,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目前6号厂房已经满租。
盘活台升实业存量厂房是一种渐进式的更新,而事实上,开发区也特别欢迎渐进式拿地的项目和企业家。
记者蹲点发现,在进行新产业培育和项目导入时,开发区一般都愿意支持并且鼓励新落户项目特别是高成长性科技型项目,选择在创业初期采取分期拿地的方式获得稳步成长。这也是地方政府与企业在土地指标考核压力下,达成的一种相对压力适中的发展共识。
实际上,那些真正具备成长性的项目,并不会在发展空间需求上有太多焦虑。因为这样的好项目,正是开发区希望装到篮子里的“金蛋”。翠展微就是这样的一颗“金蛋”。
翠展微项目全称为浙江翠展微电子有限公司,主营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IGBT模块,2020年落户嘉善国开区。落户之初,项目在开发区内的鑫达产业园租赁了约1500平方米厂房。之后,随着项目产能急速放大,翠展微的厂房租赁面积扩大到1万平方米。
还是不够!正是看到了翠展微的高速增长,嘉善国开区早已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个总投资15亿元的IGBT模块新项目,并配套57亩土地。目前,项目首批5条生产线已基本完工,预计于今年7月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量IGBT模块300万套,为比亚迪、江淮、哪吒等品牌新能源汽车“供芯”,预计2025年总销售额可突破6亿元。
嘉善国开区鑫达产业园的定位是为那些技术成熟、亟待产业化的高成长性项目提供承载平台。同样在鑫达产业园内孵化快速成长的还有浙江赛瑾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这家企业主要从事半导体载具设计开发制造,同时开展半导体载具配套设备及智能化集成服务。在“中国芯”制造大潮下,企业在鑫达产业园内租用近1万平方米厂房,2023年销售收入约2亿元。嘉善国开区目前已经做好为项目供地的准备。
“按需拿地”正在成为新一代企业家的特质。在嘉善国开区蹲点采访中,招商人员在不同场合向记者表达了一种共同感受,那就是在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中,正在快速崛起的一代具备高级知识分子背景的项目创始人,他们不仅能够接受按需拿地,而且在推动项目成长中表现出更强大的发展自信。
版权声明:本文由嘉善厂房土地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