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榆产业带新探索:地方招商如何从竞争走向合作?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中,地方招商引资一直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然而,在资源禀赋高度相似且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种单一的竞争模式早已难以满足地方发展的需求。近日,陕西省榆林市与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开始探索一种全新的招商模式,旨在通过合作实现共赢,推动产业链的发展。这种变革不仅为地方招商引资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反映了国家在调整招商政策后的新趋势。
作为西北地区的两座重要经济强市,榆林与鄂尔多斯在资源、产业等方面的高度相似性使得彼此间的招商引资一直呈现出较强的竞争性质。榆林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鄂尔多斯则在煤焦化及装备制造等领域拥有优势。这种“兄弟城市”的竞争关系,虽然在短期内可以促进跑马圈地,但却常常因为资源的浪费与同质化的逆境,限制了区域发展的潜力。
明朗的方向近期显露出曙光——榆林市国资投资机构榆煤基金近期获得了鄂尔多斯市化工新材料基金与农牧业基金管理的管理权,宣告着这两座城市在招商引资方面开始了一次破冰般的合作。
历史上,榆林与鄂尔多斯因资源禀赋重合,导致了彼此之间的招商引资良性竞争和无效内卷。「不可忽视的是,招商引资不仅仅是区域经济总量的竞争,而是产业连带效应的深化。」榆煤基金总经理秦笙表示,两地的携手正是意识到产业合作所带来的价值远超单纯的竞争。
经济层面上看,鄂尔多斯与榆林两城的GDP分别为7091亿和5850亿,资源产量在全国范围内所占比重超过30%。以煤炭为例,2023年鄂尔多斯煤炭产量为8亿吨,榆林为6亿吨,合计约占全国煤炭市场的战略份额。这一高同质化的经济体量使得两城在招商时各自如同竞争对手,在此背景下,采用蓄势待发的合作方式可谓破冰之举。
通过成立共管基金,榆林与鄂尔多斯将共同打造全新的「鄂榆产业带」。该产业带通过优势互补,不仅能吸引到双方优质企业入驻,还能形成覆盖更广的上下游产业链。
在产业的细分领域,榆林的原油、岩盐资源优势与鄂尔多斯在高岭土与装备制造的优势相辅相成,前者能为后者提供必要的产业原料,后者则为前者提供有效的生产支持。更重要的是,煤化工产业方面,榆林的煤气化路线与鄂尔多斯的煤焦化路线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形成双赢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随着《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实施,各地开始回归理性,减少了以往“内卷式”的招商引资。实际上,榆林与鄂尔多斯的合作也启示着其他地方,在面对招商时,如何从单纯的竞争转向共同发力。
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也在探索类似的城市协同招商。以长三角为例,近期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市在同一场合共同进行招商,彼此所在地区充分利用起各自的产业细分优势,互利共赢。类似的情况也在京津冀及成渝地区频繁上演,让各地的招商引资逐步由单打独斗转向协同作战。
五、产业联动的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虽然地方合作的模式已显现出前景,但因素如利益分配、政策越来越复杂,依然为这条新道路埋下了隐患。如何合理分配城市间的利益,确保各方利益蕞大化,将是未来地方招商的关键所在。
在此过程中,榆林与鄂尔多斯的合作或许能够为其他地方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面对招商引资的未来,应当集中力量,携手打造更为紧密的产业链协同,同时避免在GDP与税收竞争中的负面效果,从而在新的经济格局中抢占更大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招商引资的方式同样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榆林与鄂尔多斯的合作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如何将地方之间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互利共赢,是摆在各地政府面前的一道新课题。在这个过程中,保障利益的合理分配、创造良好的多方合作模式,将是未来地方经济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基石。对整个中国经济来说,形成良好的招商合作氛围,将是实现繁荣与发展的重要保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嘉善厂房土地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