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之道:探索“管委会+公司”模式与平台公司招商路径
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产业链竞争日益激烈、传统产能过剩以及传统产业集群布局基本完成的多重影响下,开发区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过去跑马圈地、野蛮生长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2017年,国办发〔2017〕7号文提出,“各类开发区要积极推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实行管理机构与开发运营企业分离”,对开发区创新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要求。而后国发〔2019〕11号文、国发〔2020〕7号文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开发区管委会与公司合作中平台公司的定位,推动了开发区转型升级。
在此背景下,各地开发区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纷纷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其中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管委会+公司”模式逐渐成为主流选择。本文将深入探讨各地如何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以及平台公司如何在该模式下充分发挥其招商效能。
“管委会+公司”是一种创新的市场化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模式,即建立专业运营公司,和管委会共同承担开发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实现政企分开、管办分离,以助力开发区实现转型升级。
在此模式下,管委会积极瘦身,剥离社会管理职能,聚焦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建立完善政策体系等核心职能上,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平台公司则在管委会的指导和部署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积极投身于投融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和运营服务等业务领域。平台公司利用其灵活性和专业性,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助力开发区转型升级。
▲ “管委会+公司”模式职责分工
近年来,从河北到河南,从四川到陕西,各地密集出台支持政策,推动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落地,助力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 地方“管委会+公司”相关政策
▲ 地方“管委会+公司”改革实践
以山东省为例,2019年,山东省出台《关于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开发区层面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明确管委会强化经济管理职能,剥离社会管理职能至属地政府,剥离开发运营职能至公司。而后又通过《关于推动“六稳”工作落地见效的若干意见》,明确在全省各类开发区推广“管委会+公司”模式,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
全省在54个试点开发区进行了系列改革,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其管委会负责为平台公司提供发展规划、业务指导、行政审批、项目推进等方面的管理与服务,将原有的开发建设、投资发展、资本运营、专业化招商、土地整理等职能转由平台公司经控集团承担。自2019年11月成立以来,经控集团通过企业并购、股权投资、混改等资本运作手段,目前已拥有60余家子公司,总资产近600亿元。此外,经控集团联合青岛开发区管委在全省开发区率先成立专业化招商集团,吸引高端项目落户,已累计利用外资6.7亿美元、内资125亿元。
山东省的这些举措推进形成了市场主导、政府支持的管理运营体制,使得开发区得以更好更优更快发展。2023年12月28日,商务部公布了202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的考核评价结果,山东国家级经开区在前100名中的上榜数量从2022年的3家激增至9家,取得了历史蕞好成绩。
“管委会+公司”模式在多地得到了探索和实践,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市场化的体制机制设计,不仅调动了管委会的战略引领与资源配置作用,还充分发挥了公司的市场化运作价值,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开发区平台公司作为开发区综合开发运营主体,是地方政府和管委会经营开发区的重要抓手。他们不仅只是简单的融资、建设角色,更是承担着产业招商、产业培育的重要任务。依托其职责定位,平台公司可围绕以下三大方面持续发力,以充分释放其招商引资的效能。
产业招商是现在平台公司正在增强的核心功能。在管委会的领导下,平台公司要明确市场化产业招商的核心工作,构建市场化机制,承接管委会的各项招商任务。
为了明确产业引进的方向,平台公司需对区内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进行细致梳理,绘制出详尽的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全景图。通过这一过程,精准定位那些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和“掉链子”环节,进而深入推进“强链、补链、稳链”策略,明确招商引资的方向。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以及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协同合作,以促进产业链的全面发展。
产业招商的目的并非直接盈利,而是通过为其他业务板块提供优质项目和业务机会来体现其价值。因此,产业招商应避免短期行为和投机取向,而应立足于长期的产业研究,聚焦核心领域,精准研判项目价值和把控风险。平台公司需与地方政府紧密协作,整合各方力量,对项目和企业的质量及其与地方产业的契合度进行深入评估,严把项目引进的“质量关“。
此外,产业招商的专业化同样重要。平台公司应优化招商组织结构,加快建立专业化的招商团队,专注于特定产业领域,整合市场资源和力量,打造专业化的招商策划、推广和客户拓展能力,力争成为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化招商机构。
武陟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成立武陟幸福城园区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开发区运营主体。该公司结合武陟县发展实际,谋划产业发展集群,通过专业团队、市场化招商等形式,聚焦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两大产业集群,吸引了一大批项目落地。
作为产业投资孵化平台,平台公司应专注于区域主导产业,精准研判产业发展趋势,形成“募、投、管、退”的产业投资循环。
在项目策划和招商引资的关键阶段,平台公司应与管委会协同、积极介入。在管委会的支持下,平台公司可以运用股权投资进行产业导入,并采用产业基金模式促进股权融资和资本整合。通过创新实施“基金+产业”、“基金+基地”、“基金+项目”等多元化模式,平台公司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作用,激发社会资本的活力,共同推动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形成强大的合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同时,平台公司需因地制宜推动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丰富融资渠道,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有效解决资金短缺等关键问题。
济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19年成立平台公司——济源市玉川综合服务有限公司,该平台公司聚焦招商引资、资金筹集、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等职责,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破解开发区管理难题。开发区以“基金+”模式搭建投资、建设、招商、运营“四个平台”,围绕其主导产业有色金属产业,设立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基金,筹备建设集产业创新、企业孵化、科技研发、总部经济为一体的多功能智慧化产业园区。在产业发展基金的支持下,开发区的有色金属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涵盖了冶炼、加工、深加工等多个环节。
搭建全方位、专业化、标准化的运营和产业服务体系是确保招商引资成效、解决项目运营问题和推动产业发展的基础。招商引资不是一次******易,而是产业发展的综合运营管理过程。因此,平台公司必须着眼于产业成长的中后期阶段,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实施各类产业政策,对优质企业进行持续的跟踪与服务,提供包括资本、技术和人才在内的全面支持,成为企业长期发展的可靠伙伴。
除了提供基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服务之外,平台公司还应致力于创新运营模式,比如以智慧园区发力,融合5G、互联网、VR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产业园区的新一代运营体系,以此来提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三化融合水平。通过这些举措,平台公司能够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持续发展提供高价值的服务。
随着开发区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平台公司的作用日益凸显。它们依托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和专业化的管理手段,深度参与从产业招商到产业运营、产业投资、产业服务等各个环节,积极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为了进一步借助市场化力量促进产业升级,部分开发区选择与专业的市场化招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为例,在园区招商的过程中,他们与幸福招商携手合作,借助其二十余年的招商实战经验和强大的产业资源整合能力,开展精准招商,成功引入了星河动力航天运营等一系列优质项目。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各地政府可以加速推进“管委会+公司”模式的落地。开发区的平台公司也应勇于承担重任,抓住机遇,提升国有资本的运作效率,以更好地支持开发区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嘉善厂房土地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