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以制度创新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低效用地”变身“亩均英雄”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开启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征程。省委书记车俊指出,我省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特质发展,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了展示浙江各县市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实践,浙报集团·浙江在线个县市区新闻网站,推出“乡村振兴浙江县域生动实践”重大主题报道,全面展现浙江各县市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特色举措及亮点。
浙江在线日讯(浙江在线记者金梁 慈溪市委报道组 邵滢 通讯员 陈晓瑾)据了解,今年以来,慈溪牢固树立“亩均论英雄”理念,转变发展思路,在实施企业分类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通过制度创新来盘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低效土地,从而使亩均效益不断攀升。
建设新厂房、调试新生产线,在慈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样的热闹景象随处可见。为了减轻企业投资压力,引导企业提高设备和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亩均产出,针对“批而未供”土地,慈溪创新推出30年期的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度,有效降低用地成本,激发了企业投资热情。“原来50年期的土地转让价是每亩50多万元,而现在每亩不到40万元,剩下的土地转让款在30年后补齐,这大大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我们用省下来的钱提前采购了不少原材料,结果碰上原材料周期性大涨,一下子企业效益上来了。”这笔经济账,让宁波瑞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建平开心得合不拢嘴。记者在现场看到,企业新厂房已经竣工,几条生产工程塑料的生产线开始“小试牛刀”。
如今,慈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成功弹性出让18宗土地,面积729亩,为企业减少前期用地成本1.1亿元,引进了年产5000万枚导光指针生产线万套航空轴承生产线个项目。政策落到了企业心坎上,项目落地速度明显加快。截至目前,14宗土地已动工建设,2宗土地已投产运行,今年产值有望达到1.5亿元。
对于“供而未用”的闲置土地,慈溪则采取了另一种盘活路径,其做法还入选了国家自然资源部二级市场典型案例。
在慈溪横河镇,两家企业都在犯愁。慈溪双红线业有限公司这几年生意红红火火,每天24小时满负荷运作,但因厂房不够,生产难以再上新台阶。另一家做航空材料的企业有一块70多亩的土地,因无力开发闲置多年,但开工投资未达标不允许转让,资产变成了负担。
依托宁波市工业用地二级市场交易试点,慈溪创新建立预告登记和分割转让机制,一下子解决了供需双方的难题。那块70多亩的闲置土地通过预告登记允许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再通过分割登记转让给双红线家企业。
据悉,从去年试点以来,慈溪已流转低效用地397宗,面积达3619.8亩,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枫桥经验”融入诸暨乡村治理 改革创新激活美丽经济
乡村景区化、人才各尽其用 乡村振兴的秀洲特色实践
“旅游+”打造“海上花园” 岱山渔村建设特色海岛韵味
“生态+旅游”激活社会资本 洞头打造海上“花园村庄”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开启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征程。省委书记车俊指出,我省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特质发展,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了展示浙江各县市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实践,浙报集团·浙江在线个县市区新闻网站,推出“乡村振兴浙江县域生动实践”重大主题报道,全面展现浙江各县市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特色举措及亮点。
浙江在线日讯(浙江在线记者金梁 慈溪市委报道组 邵滢 通讯员 陈晓瑾)据了解,今年以来,慈溪牢固树立“亩均论英雄”理念,转变发展思路,在实施企业分类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通过制度创新来盘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低效土地,从而使亩均效益不断攀升。
建设新厂房、调试新生产线,在慈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样的热闹景象随处可见。为了减轻企业投资压力,引导企业提高设备和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亩均产出,针对“批而未供”土地,慈溪创新推出30年期的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度,有效降低用地成本,激发了企业投资热情。“原来50年期的土地转让价是每亩50多万元,而现在每亩不到40万元,剩下的土地转让款在30年后补齐,这大大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我们用省下来的钱提前采购了不少原材料,结果碰上原材料周期性大涨,一下子企业效益上来了。”这笔经济账,让宁波瑞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建平开心得合不拢嘴。记者在现场看到,企业新厂房已经竣工,几条生产工程塑料的生产线开始“小试牛刀”。
如今,慈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成功弹性出让18宗土地,面积729亩,为企业减少前期用地成本1.1亿元,引进了年产5000万枚导光指针生产线万套航空轴承生产线个项目。政策落到了企业心坎上,项目落地速度明显加快。截至目前,14宗土地已动工建设,2宗土地已投产运行,今年产值有望达到1.5亿元。
对于“供而未用”的闲置土地,慈溪则采取了另一种盘活路径,其做法还入选了国家自然资源部二级市场典型案例。
在慈溪横河镇,两家企业都在犯愁。慈溪双红线业有限公司这几年生意红红火火,每天24小时满负荷运作,但因厂房不够,生产难以再上新台阶。另一家做航空材料的企业有一块70多亩的土地,因无力开发闲置多年,但开工投资未达标不允许转让,资产变成了负担。
依托宁波市工业用地二级市场交易试点,慈溪创新建立预告登记和分割转让机制,一下子解决了供需双方的难题。那块70多亩的闲置土地通过预告登记允许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再通过分割登记转让给双红线家企业。
据悉,从去年试点以来,慈溪已流转低效用地397宗,面积达3619.8亩,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嘉善厂房土地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